建筑施工企业体系搭建(施工单位体系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以什么为第一责任人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法律依据:《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第七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施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筑施工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负总责。
第二十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第二十一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成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机构,每年主要依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等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工作。
第七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施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筑施工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负总责。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组织专业承包单位等开展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第五条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第六条 鼓励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第二章 项目考评第七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施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及项目管理?
1、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对经营不重视、人员配置不合理,经营人员不能专业化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开展好坏的重要因素。(一)实行各个突破,全面强化的战略健全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2、企业经营是项目管理的源头,经营是目的,管理是手段;离开经营讲管理,那是无目的管理。作为项目经理,要把经营和管理统一起来,为企业经营服务。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承包商必须具备竞争能力,否则是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
3、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管理机制创新是项目管理创新的前提项目管理机制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项目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并开拓源源不断的市场。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怎样的?
“三查”:查工作着装、查精神状态、查个人安全用具。定期检查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定期检查违章作业,定期检查冬、雨季施工安全生产设施,交代工作任务、交代现场安全措施、交代现场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健全并使之有效运行的文件化体系;通过内部审核和不断针对各种不合格采取并落实纠正措施,确保企业和各项管理职能有效地达到管理目标的思想和做法,对如何规范安全文明管理,极具借鉴和示范作用,也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工程项目安全保障体系。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工程项目应当建立以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当负责本工种的安全生产。
安全技术交底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本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特点和危险点;②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③应注意的安全事项;④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⑤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 2横向管理体系 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和各下属施工单位都参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企业各管理层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要求制定自身管理目标和措施,共同保证目标实现。5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和责任体系0.1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明确各管理层、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应包括哪些
一)企业明确各岗位[企业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安全部、技术部、工程部、机械设备部、物资部、财务部、工会等部门]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其部门职责分工,确定其安全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和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施工企业和项目部、总包和分包单位、项目部和班组之间均应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必须有明确的安全生产指标、有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双方责任及奖惩办法。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和责任体系0.1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明确各管理层、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0.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应包括各管理层的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专职安全管理及相关岗位人员。
建筑施工企业应设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决策机构,负责领导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中长期管理目标,审议、决策重大安全事项。2 各管理层主要负责人中应明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管理层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建筑施工企业办理资质必备证书有哪些?
建筑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这是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必备证书。它包括不同等级的资格,如初级、中级和高级建筑师资质证书。获得此证书的人员具备相应的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证书。这是建筑企业从事工程建设的必备证书,反映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资质等级。
施工综合资质证书 这是最高等级的建筑资质证书,包括特级和一级资质证书。这些资质主要考察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承担的工程项目范围。特级资质涵盖了各项建筑业务的最高能力证明,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一级资质涵盖了诸如房屋建筑工程等细分领域的较高标准认证。
建造师证书:-建造师证书是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的必备证书,分为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和机电工程三个专业。结构工程师证书:-结构工程师证书是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和监理的必备证书,对建筑结构具有专业设计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是证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具备了合法施工资格的证书。只有取得了该证书的建筑企业才能在法定范围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活动。这个证书是项目合法性的重要依据,确保了施工项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这是从事建筑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用于证明企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应的管理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用于证明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转换实施指南内容简介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转换实施指南》是一本专业解读GB/T 50430—2007的工具书,它深入解析了该标准,并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它特别强调了GB/T 50430与GB/T 19001之间的差异,明确了获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所需完成的任务和所需提供的证据。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转换实施指南》是由李在卿和李静两位作者编著的专业著作,该书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具有ISBN号码9787506662963,便于读者查找和识别。这本书于2011年6月1日首次发行,标志着其在建筑施工领域的重要地位。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是我国首个针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国家标准,它本土化并行业化了国际标准ISO9000族,为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基本准则。
一般规定: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分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协调各环节的质量工作。 职责和权限:各级管理人员需明确自身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确保权责一致,执行有力。
本书作为建筑精品工程实施的实用指南,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各个环节的关键要素。首先,它详细阐述了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强调了创新机制的重要性,确保工程从源头上具备高质量的基础。接着,施工质量管理部分,书中提供了实际操作的策略和方法,帮助管理者把控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发布时间: 2024-09-14